歡迎訪問鑫雙寶官方網(wǎng)站! |
搜索
|
關于**細菌性敗血癥(暴發(fā)性出血?。?*
的詳細防治指南,涵蓋病原識別、
癥狀分析、預防策略及治療方案:
**一、病原與癥狀**
**病原**:
主要由**嗜水氣單胞菌**
(*Aeromonas hydrophila*)
、**溫和氣單胞菌**(*A. sobria*)
或**弧菌**
(*Vibrio spp.*)等革蘭氏陰性菌引起。
**典型癥狀**:
1. **體表病變**:全身性充血、出血
(尤其腹部、鰭基部),鰓絲蒼白或淤血。
2. **內臟病變**:肝臟腫大發(fā)黃,
脾臟發(fā)黑,腸道無食物、充血或充滿黃色黏液。
3. **行為異常**:病魚離群獨游,
反應遲鈍,嚴重時眼球突出,死亡率高
(短期內可達50%以上)。
**二、高發(fā)原因**
1. **環(huán)境惡化**:
- 水質差(氨氮、亞硝酸鹽超標,
溶氧不足)。
- 水溫劇烈波動(春秋季高發(fā),
20-30℃時細菌繁殖快)。
2. **管理疏漏**:
- 高密度養(yǎng)殖導致魚體應激,免疫力下降。
- 投喂變質飼料或過量投喂,加重腸道感染風險。
**三、預防措施**
1. **嚴格水質管理**
- 定期換水(每次換1/3,避免水溫驟變),
保持溶氧≥5mg/L。
- 每月使用**過硫酸氫鉀**(0.2-0.3ppm)改底,
或潑灑**態(tài)之道水產8號**分解有機污染物。
2. **科學投喂與免疫增強**
- 投喂優(yōu)質飼料,添加“康倍斯諾7號”
(0.2%拌飼料),改善健康狀態(tài),提高免疫力。
3. **減少機械損傷**
- 捕撈、運輸時動作輕柔,避免魚體受傷。
- 操作前后潑灑**維生素C**(1-2ppm)
或**葡萄糖**(3-5ppm)抗應激。
4. **定期消毒與監(jiān)測**
- 每15天全池潑灑**二氧化氯**(0.1-0.2ppm)
或**派歐伴侶**(100ml/畝)消毒。
- 定期檢測水質指標(pH 7.5-8.5,氨氮
<0.2mg/L,亞硝酸鹽<0.1mg/L)。
---
**四、治療方案**
1. **藥物治療**
- **抗生素**(需根據(jù)藥敏試驗選擇,
避免耐藥性):
- **氟苯尼考**(10-15mg/kg魚體重,
拌料投喂,連用5-7天)。
- **恩諾沙星**(10-20mg/kg魚體重,
拌料投喂,連用5天)。
**新特替抗產品**:
- “雙寶派歐”(500g/畝)全池潑灑,
或拌料投喂(5-10g/kg飼料)。
2. **水體消毒與急救**
- 全池潑灑**復合碘制劑**(0.2-0.3ppm)或
**派歐伴侶**(100ml/畝),連續(xù)2-3天。
- 緊急增氧,使用**過氧化鈣**(1-2kg/畝)
提高溶氧,緩解魚群浮頭。
3. **病魚處理**
- 及時撈出死魚并深埋(撒生石灰消毒),
防止病原擴散。
- 發(fā)病池塘停止換水,減少交叉感染風險。
**五、注意事項**
1. **避免藥物濫用**:
- 禁用**氯霉素**、**硝基呋喃類**
等違禁藥物,
遵守國家水產用藥規(guī)定。
2. **休藥期管理**:
- 抗生素治療后需嚴格休藥期
(如氟苯尼考14天),
確保產品安全。
注:盡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
3. **混合感染防控**:
- 該病常與寄生蟲(如指環(huán)蟲)或病毒混合感染,
需先殺蟲后殺菌。
**六、與其他疾病的鑒別**
- **病毒性出血病**:體表出血但內臟病變較輕,
抗生素無效。
- **寄生蟲感染**:鰓部或體表可見蟲體,
顯微鏡檢查可確診。
---
**七、總結**
細菌性敗血癥防控核心在于**改善水質、
增強魚體免疫力**和**科學用藥**。
發(fā)病后需快速隔離病魚
,精準用藥(建議先做藥敏試驗),
同時加強環(huán)境管理。
日常預防中,可通過接種**嗜水氣單胞菌疫苗**
(部分地區(qū)適用)降低風險。
若病情復雜或大面積暴發(fā),
應及時聯(lián)系水產技術部門協(xié)助處理!